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变频器维修的检测线是什么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变频器维修的检测线是什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星形接法(Y形接法):线电压=1.732*相电压,线电流=相电流,此时额定电压=线电压,额定电流=线电流;
三角形接法:线电压=相电压,线电流=1.732*相电流,此时额定电压=线电压,额定电流=线电流;
此电流大于输入电流。规律:运行频率越低相差越大,变转矩负载时相差更大。至于显示的电压是直流母线电压或输出电压,要看键盘显示参数的设置。或根据显示的电压值及当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判断:1、电压值为400V(380V左右)及以内:A、一直显示约380V,并且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小于或远远小于50Hz:显示的是输入电压;B、一直显示约380V,并且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非常接近50Hz或50Hz:显示的一般是输出电压,或电源输入电压;2、电压值约为500V上下(约460V-600V,受电源电压影响,同时负载电流或者说输出频率也会有一些影响):显示的是直流母线电压。
这个短接可不一定行,变频器的风扇有三种,一种是没有测速线的,二种是脉冲的,三种是开关信号的(这个非常少,我只遇到几台),开关信号的是风扇运转起来后测速线为低电位,这个可以短接。
脉冲的是每转一圈,向测速线发2个脉冲,这个短接了没有用还会报警,但这个可以绕开这个电路进行修复,我在对待台达的变频器时是这样做的,首先将一个普通的24V风扇硬接到24V的电源上(也可以找到控制风扇的三极管进行短接)让他一直转,在到参数里找到控制风扇的参数,设置为随温度控制,拆掉散热片上的测温元件(是拆掉不是剪掉),这样不管怎么运行测温元件检测不到温度(这个在针对模块内置的测温就没有办法了,只有加强散热了),就不会控制风扇启动,也就不会检测脉冲有没有,就自然不会报警了,但有条件还是换带测速的风扇好。
1、用摇表摇,500V的摇表即可。摇三个接线柱上的线对电机外壳的绝缘阻值,在0.5M欧以上就说明没有对地短路。
2、万用表测A/B/C三相间的阻值,是否相等,是否差不多。差的太多也能转,但是用不长,电机越大,阻值越小。
3、检查轴承、风扇,一般缠电机就全换了,因为有时候轴承抱死也会烧电机的。
4、电机的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0%~50%,有时电机空转电流还为零。
5、电机额定电流运行时,是满负荷运行,输出功率基本为100%。运行电流小,说明电机输出功率变小,是轻负载运行。
用万用表测量变频电机的好坏的方法,万用表的红色表笔和黑色表笔按以下步骤检测: 黑色表笔接触直流母线的负极P(+),红色表笔依次接触R、S、T,记录万用表上的显示值。然后再把红色表笔接触N(-),黑色表笔依次接触R、S、T,记录万用表的显示值。六次显示值如果基本平衡,则表明变频器二极管整流或软启电阻无问题,反之相应位置的整流模块或软启电阻损坏,现象:无显示。 红色表笔接触直流母线的负极P(+),黑色表笔依次接触U、V、W,记录万用表上的显示值。然后再把黑色表笔接触N(-),红色表笔依次接触U、V、W,记录万用表的显示值。六次显示值如果基本平衡,则表明变频器IGBT逆变模块无问题,反之相应位置的IGBT逆变模块损坏,现象:无输出或报故障。 用变频器现场拖动一台功率匹配的异步电机空载运行,调节频率f,由50Hz开始下降一直到最低频率。 在此过程用电流表检测电机空载电流,如果空载电流在频率下降过程中很平稳,能保持基本不变,那就是一台好变频器。 最低频率可以这样计算,(同步转速-额定转速)×极对数p÷60。例如,一台4极电机,额定转速是1470转,最低频率=(1500-1470)×2÷60=1Hz。 交、直流固态继电器的判别:通常,在直流固态继电器外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旁,均标有“+”、“-”符号,并注有“Dc输入”、“DC输出”字样。而交流固态继电器只能在输入端上标出“+”、“-”符号,输出端无正、负之分。 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判别:无标识的固态继电器,万用表R×10k档,通过分别测量各引脚的正、反向电阻值来判别输入端与输出端。当测出某两引脚的正向电阻较小、而反向电阻为无穷大时,这两只引脚即为输入端,其余两脚为输出端。而在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,黑表笔接的是正输入端,红表笔接的是负输入端。 若测得某两引脚的正、反向电阻均为0,则说明该固态继电器已击穿损坏。若测得固态继电器各引脚的正、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,则说明该固态继电器已开路损坏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变频器维修的检测线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变频器维修的检测线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gzshgk.com/post/72676.html